查看原文
其他

梵高 : 我耕耘着我的画布,就像农民耕种着土地

摄影与诗歌 摄影与诗歌 2022-03-28

梵高就像一个经久的老故事,永远说,说不尽

文森特·凡高(Vincent vanGogh)


   文森特·凡高(Vincent vanGogh,1853-1890),印象画派巨匠。1853年3月30日,生于荷兰布拉邦特。一生屡遭挫折,备尝艰辛。1890年7月29日,在法国美丽的瓦兹结束了年轻的生命,年仅37岁。



对于许多人来说,文森特·梵高完美诠释了什么是疯狂的天才艺术家。他因精神失常,割掉了自己的耳朵,本身就充满了传奇色彩,并助长了认为他如同荒野孤魂的观点——原始的冲动驱使着他,不可名状的恶魔纠缠着他。 



说实话,文森特的一生的确过得很艰难。对世俗的憎恶,造就了他无可复制的艺术语言(尽管被后世竞相效仿),却也使他疏远了亲朋好友。频繁的精神崩溃困扰着他生命的最后几年,其中有情感问题的影响,但更有可能是因为癫痫病发作,或许年轻时染上的性病余威犹在,也加重了这种情况。情场失意的他,对数段情感纠葛做出的抉择都出奇地失败,最终只能接受做个单身汉的命运。三十七岁时,由于作品不被认可,长期与成功无缘,文森特的精神到了崩溃的边缘,最终持枪自残,不治而亡。



然而,梵高又是一个善于思考又富有智慧的人,能用三种语言雄辩而有力地表达自己。幸亏他的弟弟提奥·梵高和提奥的妻子约翰娜保存了完整的往来信件,我们才得以借此了解梵高。通过这几百多封信,我们能再次重塑出这个艺术家的形象,他的作品在他活着时一文不名,但到了今日却成了无价之宝。



与弟弟的关系对梵高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这在信件中显露无遗。他的信件绝大多数是写给提奥这个巴黎艺术商人的。尽管提奥从没真正帮这位兄长销售过任何作品,但确实介绍不善社交的文森特认识过一些艺术家。此外,提奥的金钱支持为文森特提供了颜料和画布。事实上,几乎写给提奥的每一封信里,都有要钱或确认收到近期汇款的内容。对于这位屡受困扰的兄长,提奥不懈的精神支持成了他生命的支柱。然而,文森特也不是一个被动的依赖者,相反,在信件中我们发现,和弟弟谈论个人和思想问题时,他始终是一个积极的对话者。



虽然梵高深谙文学和艺术史,但作为一个艺术家,他主要是自学成才,而且,从他早期的作品看,他并不算天赋异禀。他在人生最后几年爆发出的旺盛创造力——很多知名的作品创作于此间——要与之前他经历的诸多挣扎联系起来,才能被更好地理解。这些挣扎被事无巨细地记录在了信中,也从侧面体现了他为什么会对人物造型、透视等绘画技法有着固执的追求。



同时,书信中也记录了他绘画理念的进化过程。梵高对当时艺术名家作品的解读,比如米勒和德拉克罗瓦,表现了他独到、敏锐的观察力,而不是疯子的胡言乱语。而在他身上,艺术上的成熟又总是与那些卑微职业所激发的强烈职业道德感并存。“画家就得努力工作,像鞋匠那样”;“我耕耘着我的画布,就像(农民)耕种着土地”。



梵高的信件,无论是表现他彷徨思索与脾气暴戾,还是热情洋溢和哀痛欲绝,都旨在尽可能全面地重塑这位标志性艺术家的人生奥德赛。这些出自梵高之手的文字,配上他的画作,更为公正地诠释了他作品中的热情和愉悦,也纠正了他在大众眼中长久以来的“疯狂”形象。



他的文稿充满了对生活的爱和对艺术的真诚,或许正是因为他郁郁不得志、英年早逝的人生,充满了悲剧色彩,令人每每想到便心疼不已。在梵高的遗留信件中,跟弟弟Theo的通信是最多的,而Theo也是梵高画家生涯中最坚定的支持者,也一直在经济上接济他。



梵高27岁,在此之前他一直听父母安排做着父母觉得体面的工作,但始终不顺利。后来他立志当一名牧师,去到比利时Borinage矿区,在穷苦农民和底层矿工中讲道,但却因像矿工一样衣衫褴褛的“不体面”模样以及经常控诉矿区种种弊病的行为而被当地教会驱逐。那是在1879年,丢掉了牧师工作的他对宗教心灰意冷,他的牧师父亲甚至也一度想把他关进精神病院。这时的他开始研习作画,走上了坎坷的艺术谋生之路。但是家里人非常反对他走上这条穷苦路,梵高给弟弟写信,在写这封信之前,梵高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给弟弟写信,因为收到了弟弟的资助他才提起笔来,他在这封信中表达了自己郁郁不得志的苦闷以及寻求艺术出路的渴望。



 另外,这也是梵高的书信中第一次写明Theo给他的资助,这或许也是Theo第一次资助哥哥,而此后不久,Theo便开始了对哥哥的长期经济支持。于是梵高28岁决定拾起画笔,弟弟给予了他最无私的资助帮他完成理想,直至他能自力更生。从简单的素描开始,行走巴黎,拜访名师,靠着弟弟的资助,自学成才。



      纵观梵高一生,梵高与弟弟有着极为深厚的感情。梵高的著名油画作品《杏花》就是为了庆贺自己的侄子的出生而画的,充满了对生命新生的美好与希望。梵高手稿这本书不仅有其与弟弟的书信,你还能看到梵高从起初简单笨拙的素描画慢慢成长到令人惊艳的油画作品的全过程。你真的会为梵高的热爱、坚持、勤奋与天分深深打动。



      梵高的画作极具生命力,他不仅关注自然,也关注下层人民。梵高的著名画作——吃土豆的人,展现的就是朴实的农民围坐在一起吃自己在田间挖出并煮熟的土豆,昏暗的灯光,还带着泥土的衣服,金黄的土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幅画作是梵高1885年创作的,至今仍然震撼着无数人的心灵。

      绘画功底绝对不是盖的,人的手几乎在那个时代能画出照相机的感觉。这,就是梵高的底气。有趣的是,那些为别人作传的人,离艺术越来越远,反而是为自己写序的人,才找到艺术的真谛。 

      梵高一生热爱绘画,但是从未被人认可,他在贫穷和孤独中度过一生,直到在抑郁症的折磨下自杀。他生前只卖出了一幅画,但是现在被人们冠以各种荣誉,画作被卖到天价。人们提起自己喜欢的画家,脸上带着喜悦和炫耀,仿佛梵高所受的苦难与我们无关。

      短暂的一生,坎坷多磨及负悲剧意味,他一生追求简朴真实。它用强烈的色彩、放粗野的线条、扭曲夸张的形体來表現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感受。敏感的梵高在生活中屡屡遭受败,但这种失败的滋味却成就他在艺术上的辉煌表现。



文字根据 《梵高手稿》一书读后改编,图片部分来自网络

      《梵高手稿》是一本很惊艳的书,是一本让你一看到就蹦起来找本子摘抄,提高美术审美、眼界和欣赏画的书籍。也是一本让你庆幸读过的书。

 

【编者介绍】

H.安娜•苏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拥有艺术和考古学的硕士学位。她曾参与过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纽约大学艺术学院、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和哈佛大学等许多艺术项目,目前生活在纽约,为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工作。

 

【内容推荐】

梵高一生中写过很多信,大多数都是寄给弟弟提奥的,也有不少是写给家人和其他艺术家的。梵高一生中也画了很多画,而基本上每一幅都被他在信中用如诗般优美的语言细细描述过。

在这本全新翻译的梵高书信集中,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安娜·苏,从近千封书信中精心挑选了150多封,撷取了梵高在其中描写这些作品创作、构思过程的片段,以及他对艺术、艺术家、文学、宗教、景观等众多话题的独特见解,配以信中提到的画作以及书信原稿作为参照,向所有热爱梵高的人展示出了一个不一样的梵高。

在这本书里,梵高没有被生活琐事所侵扰,没有精神的痛苦与压力。在这里,梵高只属于绘画,属于艺术,属于那片金黄的麦田与飞过群鸦的天空。

 

【编辑推荐】

★ 150多封精心挑选、全新翻译的私人书信——更准确、更紧凑。

★250多幅高品质再现的罕见画作手稿与草图——更震撼、更赞叹。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专家亲笔撰写的分章导读——更全面、更丰富。

★老牌艺术类出版社Black Dog& Leventhal授权引进,全彩16开精装收藏本

★你真的了解梵高吗?他的创作理念是什么?他画画时都在想些什么?本书精选梵高写给亲人及友人的150多封书信里谈创作、构思、理念的内容,辅之以250多幅作品,让读者两相对照,更深入地了解梵高眼中的艺术。

★  老牌艺术类出版社Black Dog & Leventhal授权引进,中文版全新首发,全彩16开,不能错过梵高的每个细节。原书出版以来,因其新颖的设计和独到的角度,广受读者好评,中文版对原书进行全面优化,更符合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

★  编纂并未每章撰写导读的是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专家安娜·苏,详尽介绍了梵高在各时期的生活和创作理念,因此即使你是艺术小白也没关系,只要心存美好,就一定能看懂梵高!


【精彩书摘】


 《序言》

对于许多人来说,文森特·梵高(1853—1890)完美诠释了什么是疯狂的天才艺术家。他因精神失常,割掉了自己的耳朵,本身就充满了传奇色彩,并助长了认为他如同荒野孤魂的观点——原始的冲动驱使着他,不可名状的恶魔纠缠着他。

说实话,文森特的一生的确过得很艰难。对世俗的憎恶,造就了他无可复制的艺术语言(尽管被后世竞相效仿),却也使他疏远了亲朋好友。频繁的精神崩溃困扰着他生命的最后几年,其中有情感问题的影响,但更有可能是因为癫痫病发作,或许年轻时染上的性病余威犹在,也加重了这种情况。情场失意的他,对数段情感纠葛做出的抉择都出奇地失败,最终只能接受做个单身汉的命运。三十七岁时,由于作品不被认可,长期与成功无缘,文森特的精神到了崩溃的边缘,最终持枪自残,不治而亡。


然而,梵高又是一个善于思考又富有智慧的人,能用三种语言雄辩而有力地表达自己。幸亏他的弟弟提奥·梵高和提奥的妻子约翰娜保存了完整的往来信件,我们才得以借此了解梵高。通过这几百多封信,我们能再次重塑出这个艺术家的形象,他的作品在他活着时一文不名,但到了今日却成了无价之宝。



与弟弟的关系对梵高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这在信件中显露无遗。他的信件绝大多数是写给提奥这个巴黎艺术商人的。尽管提奥从没真正帮这位兄长销售过任何作品,但确实介绍不善社交的文森特认识过一些艺术家。此外,提奥的金钱支持为文森特提供了颜料和画布。事实上,几乎写给提奥的每一封信里,都有要钱或确认收到近期汇款的内容。对于这位屡受困扰的兄长,提奥不懈的精神支持成了他生命的支柱。然而,文森特也不是一个被动的依赖者,相反,在信件中我们发现,和弟弟谈论个人和思想问题时,他始终是一个积极的对话者。



虽然梵高深谙文学和艺术史,但作为一个艺术家,他主要是自学成才,而且,从他早期的作品看,他并不算天赋异禀。他在人生最后几年爆发出的旺盛创造力——很多知名的作品创作于此间——要与之前他经历的诸多挣扎联系起来,才能被更好地理解。这些挣扎被事无巨细地记录在了信中,也从侧面体现了他为什么会对人物造型、透视等绘画技法有着固执的追求。

同时,书信中也记录了他绘画理念的进化过程。梵高对当时艺术名家作品的解读,比如米勒和德拉克罗瓦,表现了他独到、敏锐的观察力,而不是疯子的胡言乱语。而在他身上,艺术上的成熟又总是与那些卑微职业所激发的强烈职业道德感并存。“画家就得努力工作,像鞋匠那样”;“我耕耘着我的画布,就像(农民)耕种着土地”。

本书中节录的信件,无论是表现他彷徨思索与脾气暴戾,还是热情洋溢和哀痛欲绝,都旨在尽可能全面地重塑这位标志性艺术家的人生奥德赛。这些出自梵高之手的文字,配上他的画作,更为公正地诠释了他作品中的热情和愉悦,也纠正了他在大众眼中长久以来的“疯狂”形象。

 

 


- END -

图片素材来自网络资料综合整理,转载注明出处

梵高书信作品集经典版本,豆瓣千人评分高达9.4 
走进伟大艺术家从未被尘世击垮的美好心灵
聆听梵高想要传达给世人却从未能亲口说出的话
好书特别推荐
《梵高手稿》

 

书名:《梵高手稿》(典藏修订版)外文书名:《Van Gogh'sLetters》

作者:[荷]文森特·梵高、编者:H.安娜·苏

出版社:未读|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8年4月   精装、页数:400、开本:16


   

长按识别二维码打折优惠购买


推荐阅读

梵高: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团火, 路过的人只看到烟。

[一诗一天] 海子写给梵高:我的瘦哥哥


摄影诗歌  文艺是你内心的生活态度



摄影·诗歌·艺术·电影·音乐 | 微信·zzw-1028

编辑组

2018.05.14

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

《梵高书稿》典藏精装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